來回穿梭的塔吊、節節攀升的樓層、澆注混凝土的轟鳴聲……正在建設中的大型居住社區奉賢區南橋基地呈現一片忙碌的景象。
近年來,上海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部署,南橋基地就是市政府去年重點推建的一系列大型居住社區之一。日前,記者來到承建單位之一的上海建工集團一建公司項目工地,親身感受建設者們一絲不茍精心構建,為把保障房建成放心房、稱心房,傾注了心血與汗水。
創新施工節約工期60天 上海建工一建公司承建了大型居住社區奉賢區南橋基地動遷安置基地J1-3地塊工程,總建筑面積約17萬平方米,共有16幢小高層住宅,以及一座大型地下車庫。項目部常務副經理孫云飛告訴記者,工程自今年2月25日開工,按照時間節點,將于明年8月17日竣工。
為確保按時交鑰匙,項目部組織技術人員對設計方案進行細化、優化。如原設計對開挖后的地下車庫基坑采取“重力壩”圍護,即在挖好的基坑四壁打下水泥鋼管組成的圍護樁,以保證土體安全。但是,打這些水泥鋼管,加上養護,需花2個多月時間。對此,工程技術人員群策群力,經過分析測算,決定采用“二級放坡大開挖”辦法,即通過挖土方,使原來呈垂直的土體形成二級坡度,這樣無須打樁同樣能保證土體安全,并節約了工期2個多月。
各種管道一次安裝成型 近年來,一些住宅樓出現墻體開裂、滲漏等現象,居民反響強烈,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項目工程師沈臣迪向記者介紹到:“保障房工程無論在觀感質量、還是防滲漏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我們把建好令住戶滿意的工程作為施工第一要務和目標,力爭做到交房后住戶零投訴。”
為此,項目部制定實施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層層把好質量關。如:質量驗收制度,對各分項工程從原材料開始嚴格把關,選用優質材料,并加強過程控制,以分項工程工序質量來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施工現場分部分項驗收制度,每道工序均須經過班組自檢、質量員檢查、施工負責人檢查簽字確認后,再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首層樣板間制度”,在兩家勞務分包間挑選質量好的部位,組織操作工人進行現場講評,做到現場質量的標準統一、加強現場管理人員及一線操作工人的質量意識。
記者隨沈工來到已建成的廚房、衛生間,看到進、排水等各種管道都已同步安裝,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預留管洞、后裝管。他介紹到,事后安裝管道,需要澆注水泥封固,有時難以做到完全密封,導致出現裂縫、滲漏等現象。這次,他們采取一次成型的辦法,不計成本將各種管道一次安裝到位,杜絕開裂、滲漏問題。 把關防水細節不留后遺癥
在外人眼里,土建是個粗活。記者走進南橋住宅工地,發現建筑施工其實粗中有細。在27號房工地,孫云飛談到,現在,對于大面積施工質量一般都能保證,而涉及一些邊角落、不規則形態的施工不易控制,質量容易被忽視。 在20號房一樓,來自浙江象山勞務工屠建堯正帶領其他工人在進行防水層施工。為防止地面滲水,他們在澆注底板前先鋪設一層防水卷材。大面積鋪設時,還比較順手,但鋪到地面樁頭或邊角落時,有點難度,或者鋪不平、或者拼縫不密,如果對這些“細小”問題“打馬虎眼”,會給日后地面滲水帶來隱患。屠建堯硬是將不夠質量要求防水卷材撕掉,重鋪。
當天不是高溫,但空氣仍顯得悶熱,尤其地層通風不暢,記者呆了一會兒就汗流不止、氣喘吁吁。 傍晚時分,坐進返程車上的記者回眸工地,在鋼筋、塔吊林立的工地上,工人們依然忙碌著,他們身影里透現出那種“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
|